“分类空间”进行垃圾分类收集,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,降低处理成本,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,具有社会、经济、生态三方面的效益。施行“四定”模式,指实行垃圾定时、定点投放,定人、定监控管理,安排专门的垃圾分类管理员进行督导指导。
专门收集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的智能环保屋现已投入使用,在可回收物上,还分成塑料、纸张、金属和玻璃等四个投递口。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居民扫描智能垃圾分类卡确认用户身份后,回收箱自动开箱接收垃圾。智能发放机则用于发放垃圾袋和兑换商品,每个垃圾袋属性、编号和用户信息绑定。分类投放正确,回收箱会自动称重,给用户计入相应的积分作为奖励,积分可在线上商城兑换商品,如洗手液、纸巾、垃圾袋等日常生活用品。如果投放不正确,可以通过垃圾袋实现可追溯。

国务院领导视察
12月17日,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中国政府网处长一行5人、在晋安区领导的陪同下,前往王庄街道钱隆大第小区视察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情况。一行领导对垃圾“分类空间”以及“循环空间”宣教室的建设表示极大的赞许,并对我司未来开展的项目表示期待。分类空间和循环空间的建设体现了我司不断创新垃圾分类宣传方式,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,养成珍惜资源节约能源的生活习惯。
关于未来
未来,宣教室还将不断充实宣教内容、丰富宣教形式。我司将不断创新垃圾分类工作模式,完善垃圾前端分类运营模式,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、长效化、规范化,用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工作。希望宣教室,能让垃圾分类从‘墙门里’延伸到‘墙门外’,建立‘最具幸福感的垃圾分类模式’。希望分类屋的日常运作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垃圾分类意识。